本報評論員
  “作風建設是永恆課題”。習近平總書記在指導蘭考縣委常委班子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專題民主生活會時強調,作風建設“要標本兼治,經常抓、見常態,深入抓,見實效,持久抓,見長效”。
  作風問題,說到底是思想的問題;轉變作風,是思想的提純、升華。若是一陣風,一些人就會覺得不妨“躲過”、“挺過”這陣子,其結果就是風頭過後,一切照舊;若是就抓而抓,一些人就會把抓作風與日常工作分開,導致抓作風時“看不見”問題,而在日常工作中作風問題又隨處可見。
  事實上,作風問題,恰恰就潛藏於日常工作的各方面。公款吃喝、奢靡享樂等現象,送年貨節禮、找關係門子等行為,無不時常打著工作的幌子。抓常,就是要把作風建設時刻擺上位置、有機融入日常工作,做到管事就管人,管人就管思想、管作風。推動各項工作,都要落實作風建設具體要求,形成抓作風促工作、抓工作強作風良性循環。
  轉作風,也是態度上的比拼。公款報銷“化整為零”,送禮收禮花樣翻新,“嘴上腐敗”改換門庭……“四風”問題變異性、隱藏性強,唯有以堅定的決心來糾正,有切實的舉措來整改,才能看得清楚、解決到位,這是搞好活動的不二法門。反觀一些地方和單位,之所以活動效果不彰、群眾滿意度不高,癥結就在於淺嘗輒止、馬虎敷衍。
  細節決定成敗。抓細,就是要在著眼長遠的基礎上,註重從細微之處著手,就是要對基層群眾反映的作風問題一一回應、具體解決。要透過現象看本質,在解決個別具體問題的同時,著力解決面上的普遍性問題。比如,破除“門難進、臉難看、事難辦”的問題,就需在簡政放權上下足功夫;破解公款吃喝的頑疾,更需把住財務報銷、審計監督等閘門。事實證明,只有在具體細節問題上拿出“踏石留印、抓鐵有痕”的勇氣,才能抓住要害,防止“四風”反彈。
  轉作風,更是毅力上的鬥勁。“四風”問題具有頑固性、反覆性,只有力度不減、溫度不降、常抓不懈,才能讓作風建設已經採取的措施行之有效;第二批教育實踐活動,直接面向人民群眾,更加貼近基層,整治“四風”的任務具體、繁雜,只有制度界定清晰、細化、合理,才能讓逐步形成的機制扎根落地。比如,調研不搞層層陪同了,怎樣接洽才算合理合規;禁止大吃大喝,有沒有易於審查操作的標準,等等。
  日日行,不怕千萬里。抓長,就是要反覆抓、持之以恆地抓,絕對不允許“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式的做派,也不允許“集中抓的時候雷霆萬鈞,平時放任自流”式的一陣風。要認真落實作風建設各項制度,做到有章必循、違規必究。要通過深化改革,從體制機制層面進一步破題,為作風建設形成長效化保障。
  非“常”不足以治本,非“細”不足以克難,非“長”不足以鞏固。在作風建設的攻堅戰和持久戰中,只要我們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足功夫,就一定能積小勝為大勝,不斷鞏固擴大教育實踐活動成果,以轉變作風、推動發展的實際成效取信於民。  (原標題:在抓常、抓細、抓長上下功夫)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tr76trjayy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